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1999年获批,同年开始招生,2003年首届本科生毕业。现有专职教师17名,包括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校级师德标兵,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高级职称占比41.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占比41.2%;本专业依托河北省光电信息与地球探测技术实验室和智能传感物联网技术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立足各类专业实验室7个、校企合作实践基地4个,形成了“智慧感知”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本,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富有山水情怀,具有扎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能在智能感知、仪器设备及相关应用领域,成为有情怀、强专业、懂管理、勇创新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预期毕业五年后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能熟练应用工程数理知识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完成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研发、测试与运维,能够胜任系统开发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及技术支持工程师的工作。

    培养目标2:具有跟踪、学习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的能力,能将新思想、新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能够对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供可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能够胜任电子工程师的工作。

    培养目标3:能够灵活应用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备沟通表达、协调组织、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能够胜任项目经理及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工作。

    培养目标4:具备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富有山水情怀,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

    培养目标5: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需求,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正确表述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2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并求解。

    1.3在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过程中,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价。

    1.4 针对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运用电子信息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进行优化和改进。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抽象、识别、建模、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识别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2.2具备逻辑分析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和描述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2.3 能够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并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分析方案优劣,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2.4 能够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能够设计针对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功能、性能和用户体验等需求的感知模块、硬件电路、算法流程及控制软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针对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综合考虑需求、信号特征、UI及开发平台等因素,确定设计目标和可行性解决方案。

    3.2 具备系统级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能够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开发满足特定功能、性能和用户体验等需求的感知模块、硬件电路、算法流程及控制功能软件。

    3.3 能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具有创新态度和意识。

    3.4 能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针对电子信息产品的功能、性能和用户体验等要求,采用科学方法对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与实施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基本原理并运用科学方法,针对电子信息产品的功能、性能和用户体验等要求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2能够根据实验方案,选用安全合理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开展实验,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规范清晰地表述实验结果。

    4.3 能够利用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给予合理解释和综合,得出有效可靠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使用、选择恰当的实验平台、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模拟与仿真,优化设计方案。

    5.1针对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设计和实现需求,具备使用、选择恰当的平台环境和现代工具的能力。

    5.2在选择和利用恰当的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与仿真时,能对模拟与仿真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理解工具的局限性。

    5.3针对复杂性工程问题,根据模拟与仿真结果,验证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利用电子信息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具备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能够前瞻性地分析和推测智能感知、仪器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6.2 能够客观评价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正确理解和评价针对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具有人与环境资源和谐发展的意识,正确理解并能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践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7.2 能够分析和评价电子信息工程实践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富有山水情怀,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8.2 富有山水情怀,具有推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理解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项目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9.1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具有合作意识,能够与其它学科的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 能够胜任团队成员角色,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与表达能力,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完成相应的任务。

    9.3具备在项目团队中担当负责人的能力,能够对团队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就智能感知、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工作成果。

    10.2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当前国际研究前沿与产业状况有基本的了解,能针对当前热点问题形成并表述自己的见解。

    10.3具有至少一门外语的应用能力,对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有基本的理解,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11.1 能够理解和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项目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根据电子信息工程项目特征选择恰当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经济决策方法。

    11.3 能够选择恰当的工程项目管理工具、工程模型,对电子信息产品开发等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理解技术环境的多样化以及应用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和要求,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具有技术理解力,能够从工程实践中凝练问题,具有归纳和重现的能力。能够掌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12.3可以区分“知”与“识”,克服固有的“思维定势”,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关系表

    1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关系表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培养目标5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毕业要求12




    五、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

    (一)毕业条件

    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内容,修满第一课堂学分 170 、第二课堂学分 8 ,成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二)学位授予条件

    1.必修课程(不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课程)为学位课程。

    2.学位课程( 139 学分)、核心课程( 37.5 学分)成绩及其他条件等达到学校授予学位要求,方可授予学位。

    六、学制、学历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学历: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见课程和实践教学结构与学分要求表和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和实践教学结构与学分要求(表2)

     
    教学进程计划表(表3)

     

     

     

      

    1. 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及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代码:   学时:56+16    学分:4.5

      课程主要内容: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律、储能元件、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相量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三相电路。

      实验主要内容:元件的伏安特性测试、叠加原理和基尔霍夫定律测试、戴维南定理测试、受控源特性研究、典型电信号测量、一阶动态电路特性测试、RLC元件性能研究、RLC串联电路特性测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代码:   学时:56+16   学分:4.5

      课程主要内容: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模拟电子线路读图。

      实验主要内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测量、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射级输出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基本运算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代码:   学时:56+8   学分:4

      课程主要内容: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与硬件描述语言、数-模和模-数转换。

      实验主要内容:基本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MSI组合电路分析与设计,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555多谐振荡器应用。

      信号与系统

      课程代码:   学时:56+8   学分:4

      课程主要内容:确定性信号经过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包括信号的分析、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复频域分析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z域分析及系统状态变量分析。

      实验主要内容:连续时间信号卷积和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分析与滤波器设计、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离散系统时域分析和z域分析。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代码   学时:40+8    学分:3

      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要研究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包括通信系统概述、高频电子线路基础、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与解调、角度调制与解调、反馈控制电路等内容。

      实验主要内容:常用仪器使用、现代仿真软件使用、调谐放大器、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调幅与解调综合实验、调频与鉴频综合实验等。

      通信原理基础

      课程代码:   学时:40+8   学分:3  

      课程主要内容:通信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信道的基本概念及对所传信号的影响、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频带传输系统、信号的最佳接收、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载波同步、位同步等。

      实验主要内容:PM/FM调制解调实验、FSK/ASK/PSK调制解调实验、数字信源基带码型实验、同步载波提取实验、FDM/TDM/CDM多路传输实验等。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课程代码:    学时:40+8   学分:3

      课程主要内容: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参数检测、微弱信号检测、软测量、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测量不确定度与回归分析。

      实验主要内容:电阻式传感器特性实验、电感式传感器特性实验、电容式传感器特性实验、压电式传感器特性实验、光电式传感器特性实验。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

      课程代码:    学时:48+16   学分:4  

      课程主要内容: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原理、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存储器结构、并口、时序;汇编指令及程序设计、单片机C软件的基础;定时计数器、中断、串口的结构及应用;地址译码技术的概念及电路的设计、单片机片外的A/D、D/A、键盘、显示等扩展接口技术;Keil C软件环境应用。

      实验主要内容:单片机汇编和单片C的程序设计、Keil C软件综合应用和调试方法、I/O口应用、定时器/计数器灵活应用设计、中断系统应用设计、A/D转换、交通灯的设计等等。

      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代码:   学时:40+8   学分:3  

      课程主要内容:序列的周期性、运算、系统特性时域分析、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系统特性变换域分析、数字网络结构、IIR数字滤波器设计、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实验主要内容: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实验(序列的周期性讨论、序列通过数字系统的时域解法)、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实验(DFT谱分析、系统函数的零极点等MATLAB求解、序列通过系统的变换域解法)、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实验、FIR数字滤波器设计实验。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课程代码   学时:48+24     学分:4.5

      课程主要内容:C语言基本语法、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函数与模块化编程、数组及其应用、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结构体等内容。

      实验主要内容:开发环境CodeBlocks的配置与使用、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自定义函数、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应用、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程序设计、结构体数组的应用等内容。


      八、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

       

      1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


      九、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4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通识教育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M


    H



    思想道德与法治



    M



    H







    形势与政策






    M

    M




    M


    大学英语






    M




    H


    H

    体育









    H




    大学生职业指导






    M


    H

    L




    创业基础






    L

    M


    M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L




    H






    自然资源管理概论



    L




    H






    军事理论











    M


    专业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H

    M










    M

    线性代数

    L

    M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M

    H










    M

    大学物理

    M

    M


    H








    L

    物理实验

    M



    H









    电路分析基础★

    M

    H


    M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M

    H


    M

    M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H

    H

    M










    信号与系统★

    H

    M

    M


    L








    新生导论










    M


    L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H



    M







    H

    工程制图

    H




    L








    专业必修课程

    高频电子线路★

    H

    M

    M










    通信原理基础★

    M

    M


    M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L

    M

    H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

    M

    M

    H


    L








    数字信号处理★

    M

    M

    M


    L








    微机原理




    M

    H








    自动控制原理

    L



    M









    专业选修课程

    人工智能基础


    M

    M

    M









    机器人原理




    L

    ML

    L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M



    M







    DSP技术与应用



    M


    M








    现代仿真软件





    M








    智能感知技术基础  

    M

    M











    无线传感器网络



    M










    数字图像处理


    M


    M









    虚拟仪器设计




    M

    M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M



    M







    智能仪器



    M

    M









    电子测量


    M




    M







    工业设计基础



    M










    系统测试







    MN






    地质仪器






    M

    M






    交叉融合课程

    管理学原理











    H


    项目管理











    H


    经济管理











    H


    智能地球物理



    M










    人机工程学






    M







    素质拓展模块

    革命文化类








    L




    L

    地质科技类








    L





    信息技术类










    L



    外国语类










    L



    传统文化类






    L


    L





    美学鉴赏类








    L


    L



    身心健康类






    L







    法治法律类






    L


    L





    经济管理类











    L


    创新创业类









    L

    L


    L

    集中实践

    电子技术实践




    H

    L




    M




    数字电子系统设计



    M


    H




    H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



    H M

    M





    M




    智能感知综合实习


    M


    M

    L




    M




    系统工程实践



    H




    H

    M

    H

    M



    毕业实习



    H



    H

    H





    H

    毕业设计(论文)



    H

    M


    M




    H

    H


    入学教育(军事技能)








    L

    M




    说明:H表示支撑度高,M表示支撑度中,L表示支撑度低。

     

相关信息

  • 导师风采
  • 陈皓天
  • 刘永军
  • 李晰
  • 刘薇
  • 刘雪静
  • 贾楠
  • 邹惠
  •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