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高级别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

作者: 日期:2025-09-18

    2025年9月17日,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别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在学院办公室411顺利举行。学院副院长赵占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姚学敏老师,以及学院青年博士教师孟凡超、程远深、陈蕾、王静娟等齐聚一堂,围绕高级别项目申报技巧、经验复盘与能力提升展开深入交流,为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积蓄力量。

    会议伊始,赵占芳副院长首先对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及学院学科建设重点方向进行详细解读。她指出,高级别项目是衡量学院科研实力、推动学科突破的重要标志,不仅关乎教师个人学术成长,更与学校建设“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紧密相连。当前,信息化领域技术迭代加速,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学院教师需牢牢把握机遇,以高级别项目申报为抓手,突破科研瓶颈、提升学术影响力,为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更强动力。

    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姚学敏老师结合自身申报经历,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撰写展开细致分享。她从申报书的选题方向、框架搭建、内容撰写三个核心维度入手,强调选题需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方向,既要体现创新性,又要确保研究基础扎实;框架搭建需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的关联性;内容撰写需注重细节打磨,尤其是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的创新性阐述,以及前期研究基础的充分展示。同时,姚学敏老师还针对申报过程中常见的“选题过大”、“技术路线模糊”、“语言表述不规范”等问题,结合实例给出具体改进建议,为青年教师避开申报误区提供了实用参考。

    在交流互动环节,孟凡超、程远深、陈蕾、王静娟等青年博士教师依次发言,结合各自以往基金申报的反馈意见进行深度复盘。孟凡超博士和程远深博士分享了自己在“研究基础不足”方面的改进思路,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学习,引入信息化领域前沿技术完善研究方案;李家奕博士和刘晋佩博士针对“前期研究基础支撑不够充分”的问题,提出将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强化与申报课题的关联性呈现;柴俊雄博士、靳韡赟博士和纪伟博士围绕“科学问题凝练不足”的反馈,计划重新进行科学问题的凝练,确保与研究内容高度契合;陈蕾博士、王静娟博士和黄伊锐博士则分别就“研究难点分析不深入”等问题,交流了后续优化计划。各位教师在分享中积极提问、相互探讨,现场形成了浓厚的科研交流氛围。

    会议最后,赵占芳副院长做出总结发言。她对各位青年博士教师主动复盘、积极改进的态度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珍惜科研黄金期,以此次经验分享会为契机,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夯实科研基础:一是要持续关注学科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找准申报切入点;二是要加强团队协作,积极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形成科研合力;三是要保持耐心与韧性,认真打磨申报材料,不断提升申报成功率。她表示,学院将持续搭建科研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多申报指导与资源支持,助力教师在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行、再创佳绩。

    此次高级别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的召开,不仅为学院教师搭建了高效的科研交流桥梁,更明晰了高级别项目申报的重点与方向。相信在学院的支持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信息工程学院将在后续高级别项目申报中取得更好成绩,为学校科研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