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石家庄分部联合人民邮电出版社组织召开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同期,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河北师范大学举办“2025‘融合创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建设’交流会”。会议旨在推动人工智能通识优质课程教学模式的经验分享,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教材体系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并强化人工智能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构建更完善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体系,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经验参考。
河北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多名骨干教师,在教务处副处长李霞及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占芳的带领下,分两组参加了研讨会,教师们通过深入学习与交流,积极汲取前沿经验,以期为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注入新动力,推动课程质量与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中国计算机学会会议聚焦人工智能通识教学模式创新与教材建设成果,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中国计算机学会石家庄分部主席李文斌、北京林业大学孙俏等学者分享了基于大模型建设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方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和课程体系构建经验,并强调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向跨学科教育范式转变的必要性。同时,高等教育出版社会议围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教材改革、教学资源开发及数字教材新范式展开讨论,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浙江工业大学王万良等专家探讨了生成式AI对教育的影响及课程赋能专业建设等议题。这两场会议为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案例,推动了该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此次跨部门联合参会活动,体现了河北地质大学教务处与信息工程学院对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参与两场高水平研讨会,教师们不仅系统了解了国内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的前沿动态,还深入学习了兄弟院校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储备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助力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